close

原標題:QE不停,大宗商品買漲不止:對沖基金押注超級牛市周期

「儘管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反撲令大宗商品市場獲利回吐情緒有所升溫,多數對沖基金仍然選擇留守買漲陣營。」12月23日,一位華爾街大宗商品投資型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

目前,整個華爾街金融機構依然在熱議大宗商品正迎來難得的「超級牛市周期」。究其原因,一是歐美央行持續加碼貨幣寬鬆力度導致全球資金流動性泛濫,正令大宗商品估值持續飆漲,二是中國經濟率先好轉正大幅提振大宗商品需求,帶動整個大宗商品估值「更上一層樓」。

高盛近日發佈最新報告也指出,隨著明年全球經濟復甦對大宗商品需求的提振,以及貨幣寬鬆QE效應日益顯現,大宗商品有望迎來一輪新牛市。

數據顯示,過去9個月不少大宗商品價格漲幅相當驚人。其中,倫敦期銅價格一度上漲突破8000美元/噸,較3月下旬的4371美元/噸回升約80%;倫敦期鋁則在12月初創下年內新高2096美元/噸,較3月下旬的年內低點1455美元/噸回升約44%;倫敦期鋅在上周末創下年內新高2900美元/噸,較3月下旬的年內低點1763美元/噸回升約61%。本周CBOT大豆期價指數更是攀升至1225.75美分/蒲式耳,創下過去6年以來新高。

「事實上,面對當前疫情反覆可能對經濟復甦帶來的新波動,不少對沖基金都做好了雙面押注。」對沖基金MKS PAMP分析師Sam Laughlin告訴記者,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反撲令全球經濟再度陷入衰退風險,他們就對原油銅鋁等大宗商品進行獲利回吐,轉而大舉買入農產品;反之他們則繼續重倉持有原油銅鋁買漲多頭坐收價格飆漲紅利。

在他看來,只要全球央行加碼QE力度不停歇,這場押注大宗商品上漲的盛宴就不會劃上休止符。

「每天都有新機構入場加倉大宗商品買漲頭寸」

「事實上,今年大宗商品買漲潮的起伏,與歐美央行加碼貨幣寬鬆QE的力度與節奏緊密相關。」前述華爾街大宗商品投資型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指出。整體而言,自疫情全面爆發以來,對沖基金的大宗商品買漲潮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廣告費很貴請記下我,電話好記,永續服務)
(絕對便宜)
台南  我是一群 安裝修理拆除  沒有好看的網站  只有專心 把事做好

水電維修 電表申請 水塔 水管 熱水器 抽水馬達  電燈  插座  網路線 電視線 對講機(絕對便宜)
切仔(電燈開關)  浴室 馬桶 臉盆 毛巾架  換整間電線 水電有關的皆有
服務專線09-09-27-27-27 羅先生
(絕對便宜)
LINE ID
6265b628c95cda77d43cd500265be6cf.jpg
31482a3af113a82f229678b21fb5d60b.jpgb3ea83a78eabfe54751f78a46d95528d.jpge040950a229c50e30820b3ad0f013f97.jpg
c35cac50369832f77b4a330675365b76.jpg
77c5f43f31ea4d9ac17c8a55de1601ce.jpg

第一階段是3月份歐美央行重啟QE政策后,不少對沖基金便意識到QE將觸發大宗商品估值大幅回升,早早入場抄底原油銅鋁等大宗商品。然而,當時美元荒爆發導致美元指數一度突破100整數關口(令大宗商品估值反而走低),加之疫情衝擊導致全球經濟與大宗商品需求雙雙疲軟。不少重倉押注原油價格反彈的對沖基金還因NYMEX原油期貨出現負結算價格而遭遇巨虧。

第二階段則在7-9月期間,不少對沖基金注意到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增速明顯低於二季度,因此紛紛放緩大宗商品買漲的步伐。

記者多方了解到,當時不少華爾街投資機構已喊出大宗商品將迎來超級牛市周期,但響應者寥寥。

「當時市場一直熱議經濟趨於復甦可能令美聯儲放緩加碼QE步伐,一下子澆滅了不少投資機構的買漲大宗商品熱情。」這位華爾街大宗商品投資型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直言。

不過,對沖基金的「謹慎」並未持續多久。

到了10月起,隨著歐美疫情捲土重來令歐美央行持續加碼QE力度的預期再度升溫,徹底點燃了對沖基金的大宗商品買漲潮。

「四季度以來,每天都有新機構入場加倉大宗商品買漲頭寸。」一位美國期貨經紀商向記者透露。畢竟,此次大宗商品買漲潮的基本面與此前有著明顯不同,一是全球經濟已明顯走出低谷,打消了投資機構對宏觀經濟持續衰退的顧慮,市場風險投資偏好大幅回升;二是各國財政刺激計劃的基建投資項目開始落地,進一步推高了鐵礦石、煤、銅鋁等大宗商品需求;三是中國經濟數據持續好於市場預期,進一步令市場持續調高大宗商品估值。

「有了這些基本面積極因素的助力,加之歐美央行持續加碼QE,不少對沖基金都將買漲大宗商品視為勝算極高的投資策略。」他向記者透露。不少對沖基金因此將大宗商品期貨的投資比例從原先的15%調高至25%,同時,還將大宗商品期貨投資的資金槓桿倍數放大了1.5-2倍至6-8倍。

在他看來,10月以來的大宗商品上漲行情,令多數對沖基金賺得盆滿缽滿。目前不少重倉押注倫敦銅鋁與農產品期貨的對沖基金在過去2個月的累計收益超過20%。

記者多方了解到,圍繞這波大宗商品買漲潮,不同類型對沖基金的買漲獲利策略截然不同。比如量化投資基金完全將大宗商品買漲與QE加碼預期下的美元貶值高度挂鉤,只要美元貶值,他們就大舉推高大宗商品價格獲利;部分大宗商品投資型基金則重點布局存在供需緊平衡的銅鋁、農產品等大宗商品期貨;趨勢投資型基金乾脆將大宗商品買漲力度與疫苗研發應用進度高度挂鉤,因為他們認為只要疫苗研發快速推進,全球投資機構風險偏好將會進一步增強,令大宗商品估值水漲船高。

「不過,這些基金各顯神通背後的最大底氣,還是看好歐美央行持續加碼貨幣寬鬆QE力度。」對沖基金Axiom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員Gordon Johnson直言。因為以往投資經驗已經表明,只要QE不停歇,大宗商品牛市周期不會停擺。

「雙面押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歐洲疫情反撲一度令華爾街投資機構對是否繼續買漲大宗商品產生某些分歧。

一位在本周削減部分大宗商品頭寸的華爾街對沖基金負責人告訴記者,歐洲疫情反撲令他們的大宗商品投資模型「自動」切換至最壞場景,即全球經濟可能再度陷入衰退與各國重啟極其嚴格的封鎖措施,因此連續發出拋售大宗商品獲利離場的交易指令。

記者多方了解到,本周選擇獲利了結的對沖基金不在少數——除了對全球經濟再度疲軟的擔心,年底拋售盈利投資組合鎖定業績利潤,也是他們藉機拋售大宗商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與此形成反差的是,更多投資機構則選擇逢低抄底大宗商品。

前述美國期貨經紀商向記者透露,在本周NYMEX原油期貨與倫敦銅鋁期貨相繼回落2%-4%期間,不少大型資管機構則在積極買入原油與銅鋁期貨買漲頭寸。在他們看來,若歐洲疫情反撲令全球經濟再度陷入衰退窘境,勢必觸發歐美央行不得不增加更大力度的貨幣寬鬆措施以提振經濟,到時大宗商品又將成為加強版QE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事實上,我們投資模型發現,今年以來全球央行已向金融市場投入逾7.5萬億美元QE資金,力度遠遠高於2008年次貸危機期間,因此大宗商品的整體估值較2011年創下的峰值,理應還有約20%的漲幅。」一家美國大型資管機構交易主管向記者直言,若歐美央行繼續加碼QE力度,上述理論漲幅還將更高。

記者多方了解到,鑒於新疫情狀況導致經濟復甦不確定性增加,越來越多對沖基金在買漲大宗商品方面做了雙面押注,若經濟保持當前復甦態勢且歐美央行按原定節奏加碼QE力度,他們將繼續重倉持有原油、銅鋁、農產品等大宗商品期貨待漲而沽;反之若經濟再度疲軟導致歐美央行不得不擴大QE力度,他們則轉而將更多資金押注到農產品身上。

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CFTC)公佈的最新持倉報告顯示,截至12月15日當周,對沖基金持有的CBOT大豆期貨期權凈多單達到16.6萬手,始終處於歷史較高水準。

「其實,只要有全球央行加碼QE進行兜底,我們幾乎不再擔心大宗商品價格會突然大幅回調,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根據疫情變化,尋找最具上漲爆發力的大宗商品品種重倉淘金。」Sam Laughlin坦言。

(作者:陳植 編輯:林虹)



文章出自: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01223/37223508.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0909272727 的頭像
    0909272727

    台南水電維修安裝修理電0909272727

    090927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